
- 詞條統計
- 瀏覽次數:
- 編輯時間:2021-11-11 20:28
- 最近更新:ru
王炳臻
王炳臻,原名王佛川,筆名翰墨緣。原籍廣東省汕尾市人。一九七九年移居香港,現為中國國際書畫家收藏家協會榮譽會長、中國香港人民藝術協會理事,北京中宣盛世國際書畫院理事。香港千里墨緣書畫會副會長、文化通行國際藝術聯會會員、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會員、世界武術書畫聯會榮譽會長。
自幼酷愛藝術,特別注重書法的研究,追求搜集歷史名家碑帖,在業余之中堅持臨摹,自得其樂。曾與已故北京著名書畫家周天壽成為知交,亦師亦友,得益良多。退休后參加香港書畫藝術協會,之后在著名書法家蔣志光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對書法的領悟融會貫通,更有心得。
多次參加香港文化中心的展覽,頗受歡迎,作品多以人生哲理的古詩古文為內容,多為國內外、香港各方人事書法愛好者收藏。
精極筆法 水鏡明辨——記著名書法家王炳臻
書法家王炳臻先生有卓越的書法實踐積累,深師碑帖,臨池不輟。在精研書法實踐的同時,他又有專注書法理論博涉的付出,所以他的書法創作帶有鮮明的實踐根基,又有突出的理論先導。理論透澈,則心如水鏡,可以明辨綜由!王先生寫書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是學者型的書法賢才!
顏真卿論書法之傳承,有言:羲獻茲絳,虞陸相承,楷精法詳,口訣手授!此言說透書法技法傳承的方式是“法由師授”。王炳臻先生習成書法,亦存在法由師授的正宗路徑,碑帖是其師,當代名家亦為其師,加上王先生書性超人,所以外部的取法結果與內心的覺悟能力可以融凝成他創作書法的獨有精神,經過春秋不輟的磨礪,王先生達成諸書皆成的高度,又有尤善篆隸的精度!是當代書壇篆、隸兩體的領導者!
其篆書取泰山碑的剛柔相濟,也參意嶧山碑的生動圓活,非常在意用筆的使轉駕馭,無折之突,也無頓之弊,行筆運墨總有一氣呵成的漓驪,表現出筆墨滑健的特征?;瑒t為熟之故,健則為力之由!在中鋒行筆的鋪陳中,把篆書寫得字字精神飽滿,極見正大氣象。秦篆真功夫,莫不如此。
再看他的隸書習成,則是廣泛地梳理了兩漢碑字的書法流變,注意以碑立骨,也取法帛簡隸的傳神灑脫,寫得是雅俗共賞,很有筆墨構建起來的藝術魅力。一波必三折而過,上下非齊平,左右非方整,平曲是有別的,高低是有趣的!不寫粗糙的江湖隸書,也不寫造作的印刷體隸書,讓每一個隸書之字都存在著或奔、或坐、或立、或臥的人格姿態,在這樣的隸書作品里游目騁懷,恰如與古賢相逢,可以論古風,說精神!
他的隸書因為久習碑帖,所以功作正宗,深有法不欺人,功不欺世的真功夫!書法抒情化,筆墨藝術化,創臨書法不呆板,不滯礙,總是可以在遂心應手之際,寫得天質自然!這就是書法可以言志暢情的重要原因。由是他的隸書特別耐看,相當耐讀!掛一件在雅舍,蓬蓽生輝,賞心悅目!
精極筆法,水鏡明辨。因為王先生寫書法有嚴謹的法度意識,也有灑脫的創新姿態,所以他的書法體現著傳承與創新的雙重佳談。除了在專業界很有影響力之外,在藝術品收藏市場也得到了價值高端的認證,許多專業機構、實力藏家皆以先生的作品為壓艙之石,就是因為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潛力。書畫能同時得到專業與市場的高標認證,足以知曉先生的書法已經是因法晉道的境界!歷代賢家,盡皆如此!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