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昌

廖德昌,1953出生于上海,現就職于民政部管理干部學院。
個人簡介

廖德昌,1953出生于上海,現就職于民政部管理干部學院。  

  其書法作品以楷書(小楷)見長,書風典雅、遒麗,富書卷氣。近年來又從當代小楷大家聶飛交往中借鑒和吸收書法現代養分,將大楷的筆力融入到小楷的間架之中,使其率真的個性和無束無求的境界,自成一體,形成了自己剛勁清朗的書法風格,大有厚積薄發之勢,儼然大-師風范。  

  1999年起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大展。并且先后獲得“金鼎杯”等多次全國書法大獎賽一等獎。 


善為書者 小楷敘情——書法家廖德昌之無束無求。

古往今來,小楷在歷史的長河里形成了獨特的韻致。即:“清、凈、雅、逸”。時至今日,楷書基本退卻了呈報公文,抄寫經書的實用功能, 更多的時候則是以藝術品的風姿呈現在大眾視野之中,體現其審美功能與價值。這無疑對書法家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逸”字上如何悅目動情。 

如此探索,使得我們從楷書中皆能讀懂更多古老的東方哲學意味,內力伸張而又渾然無跡;挺拔俊秀卻不失飄逸。   幸會書法家廖德昌先生是美好而快意的,這種美好來自這獨具魅力的楷書——清麗、勁健、端和、優雅。想必書家定是淡泊從容、學養豐厚之雅士。今得一唔,果不出所料。  

  筆意來往 力求心意  

 從小在喜愛書法和繪畫的哥哥的影響下,廖德昌先生自幼對書法就很偏愛,并進行過系統的學習。1978年大學畢業后在西-藏工作8年的艱苦環境的條件下, 

潛心臨摹研習書法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天資聰穎的他在書法基本功——執筆、運腕和用筆上下了很大功夫,無形中為他建立自己的書法藝術殿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曾先后系統地臨習過歐陽詢《九成宮》、鐘紹京《靈飛經》等楷書名帖,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掌握了字的間架結構精神實質,并以《九成宮》的嚴謹峭勁, 

《靈飛經》的空靈柔和為底蘊,廣泛參酌學習,大膽挖掘吸收,相互取長補短,結合自己的個性,在變通中力求新意,形成了自己的表現手法和氣骨。

廖德昌先生的小楷筆法精、筆力穩、線條潤、結體準、章法通、規范中有變化,莊重中透靈動,在嚴格的約束中能充分表達出其個性。他的作品融書法藝術的動態美與靜態美于一體,以靜求穩,以動疏氣。其靜態美的因素當源于傳統小楷的規范結體——靜雅,古樸的基本風格;而動態的因素則源于廖德昌先生對古人書法的理解和覺悟——法古而不溺于古,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創新,使其結體遵章求變,氣脈貫通??v觀整幅,讓人感覺到平和簡靜,溫淳典雅,不激不厲。  

  他如小楷,小楷如他  

宋代歐陽修說:“善為書者,以真揩為難,而真揩又以小字為難?!钡拇_,所謂蠅頭小楷,小似蠅頭,大則莫過于指甲,最能體現沉密精雅的功底,最能磨礪堅韌不拔的毅力。 

廖德昌先生選擇小揩作為其藝術發展的主攻方向不是偶然的,這與他的人品作風有著本質上的聯系。在當代

壇浮躁心緒和急功近利的意識下,在行草書法的萬馬奔騰中,平和正直、 認真執著、淡泊低調的他,耐寂寞而苦修-煉,淡名利而靜心思,數十載探索和創新小楷藝術,不斷的超越傳統,超越自我。

經過多年的努力,時至今日-他的書法在北京已漸有名氣,不僅得到當代一些書法大家的首肯,而且也得到民間書法愛好者的喜愛。2010年受邀為即將出版的柳城《電影三字經》書寫內容 ,同時受邀的還有歐陽中石、蘇士澍、米南陽、韓鐵城幾位當代書法大家(該書現已出版)。該書被確定為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的重大項目,被譯成50幾種語言向世界推廣, 成為擁有譯文最多的一本書。為此,2010年8月《中華英才》第16期專門進行了報道。


他的書法作品為李長-春、蘇士澍、朱虹、趙實、張藝謀、陳凱歌、湯一介等省部級多位領導和社-會名人以及海外著名學者導演加藤正一(日本著名劇作家)、林權澤(韓國著名導演)、馬爾連·胡齊耶夫(俄羅斯著名導演)、菲爾·艾格蘭(英國著名導演)、塞爾日·布隆貝(法國著名導演)、喬·阿夫納特(美國電影學會主席、著名導演)、唐納德·馬?。幽么笾麆∽骷遥┑仁詹?。

作品介紹

廖德昌(圖1)

廖德昌(圖2)

廖德昌(圖3)

廖德昌(圖4)

廖德昌(圖5)

廖德昌(圖6)

廖德昌(圖7)

廖德昌(圖8)

廖德昌(圖9)

廖德昌(圖10)

詞條標簽:廖姓藝術家